时间:2022-11-23 01:36:32 | 浏览:33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沈右荣
全球安防龙头海康威视(002415.SZ)盈利能力加速提升。
根据最新业绩快报,2021年度,海康威视实现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167.84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而且,二者同比增速均超过25%,远高于过去三个年度同比增速。
创新业务成为推动海康威视业绩高增长的新动能。以智能家居、机器人为首的创新业务在海康威视业务板块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去年上半年,其创新业务收入达55.78亿元,同比倍增。
根据公告,目前,海康威视正在推动分拆机器人、智能家居业务独立上市。去年底,萤石网络申请科创板上市已获得受理。海康机器人境内上市筹备工作已经启动。
海康威视聚焦于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提供软硬融合、云边融合的智能物联网产品及服务,公司坚持技术驱动。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60.63亿元,同比增长27.88%。
截至今年2月24日下午收盘,海康威视总市值约为4527亿元。
四季度盈利58亿创新高
海康威视经营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2月22日晚间,海康威视披露的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3.01亿元,较上年增加177.98亿元,增长幅度为28.03%。公司实现净利润167.84亿元,同比增加33.98亿元,增长幅度为25.3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164.29亿元,同比增加36.23亿元,增幅为28.29%。
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这是海康威视历史上的第一次。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也是历史新高,稳增长特征明显,同比增速也明显加快。
2018年至2020年,海康威视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98.37亿元、576.58亿元、635.03亿元,同比增速为18.93%、15.69%、10.14%。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13.53亿元、124.15亿元、133.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4%、9.36%、7.82%。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9.83亿元、120.38亿元、128.06亿元,同比增长19.68%、9.60%、6.38%。
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虽然业绩持续增长,但同比增速持续放缓。
对比这三年及2021年数据发现,2021年,公司不仅止住了增速持续放缓趋势,且逆转为加速增长,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三者同比增速创2018年以来新高。
从单个季度看,去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9.88亿元、199.14亿元、217.27亿元,同比增长48.36%、34.17%、22.41%。对应的净利润为21.69亿元、43.12亿元、44.8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4.99%、37.86%、17.54%。扣非净利润为20.22亿元、41.99亿元、44.72亿元,同比增长37.64%、40.24%、25.06%。
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环比在增长,受上年同期基数影响,同比增速有所放缓。
去年四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6.72亿元、净利润58.18亿元、扣非净利润57.35亿元,均创单季新高。
针对2021年经营业绩,海康威视在业绩快报中表示,2021年度,公司审慎应对国内外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继续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保持业绩持续稳健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业务是推动海康威视经营业绩加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从2021年半年报数据看,上半年,公司创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5.78亿元,同比增长122.18%。
不缺钱却分拆业务独立上市
A股市场上,不少公司筹划分拆子公司独立上市,引发圈钱质疑。海康威视也在筹划推进子公司独立上市,但公司并不缺钱。
公开资料显示,海康威视聚焦于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提供软硬融合、云边融合的智能物联网产品及服务,提供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大数据平台产品及服务,拓展智能家居、移动机器人与机器视觉、汽车电子、智慧存储、红外热成像、智慧消防、智慧安检、智慧医疗等创新业务。
在创新业务中,智能家居及机器人业务发展,成为推动海康威视业绩增长的重要力量,海康威视正在将其分拆独立上市,试图将其做大做强。
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承担海康威视智能家居业务的子公司萤石网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71亿元,同比增长58.68%。
去年底,海康威视业务分拆接连做出大动作,萤石网络科创板上市获得受理,公司披露招股说明书,正式进入IPO时间。与此同时,公司公告称,根据公司总体战略布局,结合控股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康机器人”)业务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拓宽公司创新业务融资渠道,公司董事会授权公司经营层启动分拆海康机器人至境内上市的前期筹备工作。
分拆子公司上市对海康威视及被分拆的子公司而言,意义重大。于海康威视而言,两家子公司的分拆上市,不会导致控制权发生变化,因而不会影响海康威视合并报表的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不过,在分拆上市当年,海康威视的利润可能会因为持股比例被稀释而有所影响。但是,两家子公司独立上市后,海康威视的整体估值会因此有所上升。海康威视不仅不用再向其直接输血,而且可以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一定比例股权获得收益。
对两家子公司而言,分拆上市后,两家子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将得到市场充分认可,与资本合作。公司对管理层、核心骨干人员采取股权激励等措施,激发活力,促进长期健康发展。
萤石网络定位于智能家居服务商,民用视觉安防产品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萤石网络IPO拟募集资金37.39亿元,将用于萤石智能制造重庆基地、新一代网络云平台、智能家居核心关键技术研发、萤石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基地四大项目。
海康机器人是移动机器人和机器视觉产品提供商,以视觉感知、AI和导航控制等技术为核心,凭借深厚的算法积累、强大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完整的营销体系,持续在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领域深耕投入,推动生产、物流的数字化和智能化。
视觉中国图
责编:ZB
本文源自长江商报
南方基金FOF投资部总经理李文良就直言,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第三支柱的重要性,其将是进一步夯实社会养老储备资金的重要一环,是化解国家老龄化压力的关键手段。华安基金基金组合投资部总监陆靖昶,就从四个维度谈推动养老目标基金发展,第一是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层面,建议进一步优化税制设计,或可在领取征税时降低税率水平,或采取累进税率,设置多档税率,针对不同收入水平人群适用不同的税率水平;
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滚动持有权益类基金兼具灵活性与稳定性,有利于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同时提升基金经理的资金使用效率,在中长期限提升投资者的盈利水平。汇成基金研究中心也表示,整体来看,滚动持有期基金较开放式基金和持有期基金的资金稳定性更高,较定开基金的流动性更好。
数据显示,2020至2022上半年,药品始终占据着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的半壁江山,反映在热力指数贡献度的居高不下,2022年上半年达到49%;2022年上半年总计融资30笔,总披露融资金额29亿元人民币,较前两年出现大幅下降。
很多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因为资管新规的条款限制,对客户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下降,理财产品销售额出现下滑。面对这一现象,商业银行应从理财产品的实际市场需求出发,细化推广方案,合理优化理财产品的营销策略,让银行理财业务取得健康、稳定的发展。
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机构评级详情见下表:京东方精电市值137亿元,在光学光电子行业中排名第2。
智通财经APP获悉,京东方精电(00710)绩后拉升逾6%,高见199港元再创新高,截至发稿,涨645%,报198港元,成交额38602万港元。消息面上,京东方精电发布中期业绩,收益约4831亿港元,同比增长51%。
广西新闻网南宁8月18日讯(记者卢惠敏实习生覃欣)晨光熹微,高楼林立,清晨的南宁高新区在初阳映照下彰显出独特的生命力。“南宁造”建筑垃圾处理“神器”走出国门整装待发的履带移动颚式破碎站、轮式挖掘机,高效作业的智能化焊接机器人,精准切割板材的大型激光切割机等先进设备诠释着“南宁制造”企业的科技“含金量”——参加活动的网友与媒体代表来到位于南宁高新区的广西美斯达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全资子公司广西柯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车间,看到一排排“个头”庞大的机械设备。
记者谢羲薇摄活动首站,网友及新闻媒体代表来到广西柯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一台台大型智能化移动破碎筛分设备和林业砍伐设备让网友们大开眼界。工作人员在广西桂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芯片生产流程线上细致操作。实习生周颖摄活动的最后一站是“国家级”绿色工厂——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从8月19日起,南宁市在全市人社系统服务大厅设置“办不成事”“招不到人”“找不到工”“领不到薪”的“四不”反映窗口,专窗专人受理企业群众反映的“烦心事”,专注解决这些“疑难杂症”问题。其实,南宁人社服务大厅在今年4月份设立的“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这个窗口重点服务企业群众反映的“疑难杂症”问题,帮助协调解决不能办、不好办、不知怎么办的急、难、愁、盼问题。
2017年,南宁邮局海关结合业务特点,依托南宁综保区内兼有中国邮政东盟跨境电商监管中心、中国-东盟(广西)国际快件监管中心、南宁国际邮件互换局三项功能,创新打造全国首个集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国际快件监管于一体的“三合一”集约式监管新模式,做到“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流程环节大幅压缩,实现海关监管通关服务“一站式”办理,助力南宁综保区电商企业集聚发展和新兴业态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