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2 23:30:47 | 浏览:1532
作者 | 顾天娇
阅读所需约7分钟
2021年开年第一个月,汽车市场风起云涌。一边是百度宣布与吉利合作组建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一边是消息称苹果计划在3月之前与现代汽车签署一项关于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合作协议,苹果跑步入场;另一边还有上汽集团、阿里巴巴和张江高科联合打造的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全球首发两款量产定型车……
伴随汽车行业向高级辅助驾驶(ADAS)、自动驾驶的方向不断演进,汽车图像传感器作为必不可少的元件正在成为相关芯片龙头的重要增长点。
国产芯片龙头韦尔股份(603501.SH)旗下的豪威科技,目前在汽车图像传感器领域全球排名第二,2019年占据全球29%的市场份额。豪威科技中国区汽车电子业务部总经理刘琦在2020年年中曾言在智能驾驶时代,全球汽车图像传感器的市场规模将接近100亿美元,约为当前市场规模的10倍。
对于韦尔股份来说,仅这一项业务就可能带来将近30亿美元的营收空间,相当于再造一个韦尔。不过目前国内汽车搭载ADAS的比例仅为10%,自动驾驶汽车大规模量产也需要较长时间,上述预期何时能够实现还需打个问号。
豪威科技定位中高端产品
车用CIS或带来更高毛利率。
对于自动驾驶来说,视觉和雷达传感器是重要的感知技术,许多功能比如防撞预警、盲点检测、车道保持、标志识别、自动紧急制动、自动泊车辅助等都依赖于车辆检测并识别周围环境的能力,同时车舱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视觉传感器来监视驾驶员和乘员,以此提高舒适性和安全性。
视觉感知用到的核心器件就是汽车图像传感器(以下简称车用CIS),搭载于汽车摄像头。索尼曾提出非常形象的“安全茧”的概念,即通过摄像头监控各个方向,整辆车就像茧一样受到保护。
目前豪威科技提供全系列的车用CIS和图像处理器(ISP)方案,覆盖车载摄像头的各种应用,包括后视摄像(RVC)、全方位视图系统(SVS)、摄像机监控系统(CMS)、ADAS(驾驶辅助系统)、e-Mirror(电子后视镜)和DMS等车载系统,下游客户涵盖奔驰、宝马、奥迪、通用等主流车厂。
一直以来,受到下游消费电子市场爆发的影响,豪威科技因其手机CIS业务被广泛关注,随着汽车半导体的火热,它在车用CIS方面的业务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根据韦尔股份披露数据,豪威科技产品在手机领域营收占比最高,2018年为57.81%,在汽车领域营收占比为13.57%,是所有细分市场中增速最快的。
相比手机、电脑领域,车用CIS销售价格比一般的传感器高,因为车用CIS涉及更多额外功能,且体系要求高、开发验证花费大导致其成本高出消费电子一大截,相对较高的门槛使其存在销售溢价。举例来说,作为车规级的电子元件,其对工作温度、湿度、粉尘、水、以及有害气体侵蚀等等往往都高于消费电子产品要求;再比如一般的汽车设计寿命都在15年20万公里左右,远大于消费电子产品寿命要求,这就需要电子元件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发力车用CIS也符合豪威科技逐渐定位于中高端产品的战略。
可比公司安森美2020年半年报显示,其ASG分部(包括汽车、移动计算和云以及无线连接解决方案部门)毛利率达37%。根据韦尔股份2020年三季报,其综合毛利率为30.46%,如果车用CIS销售规模扩大,预计将会提升韦尔股份毛利率。
那么车用CIS的市场空间有多大呢?
车用CIS是个好赛道
市场近百亿美金,但发展受下游汽车产量和ADAS渗透率限制,龙头安森美实力强劲,后发者索尼虎视眈眈。
自动驾驶级别从L0到L5递进,虽然目前国内尚未开放L3级别自动驾驶的路权,但是多数汽车已做好准备并搭载相关硬件。在摄像头方面,同级别车辆配置数量并不统一,比如L3级别的奥迪A8和奔驰S配备摄像头分别为5个和6个,而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的L2+级别自动驾驶汽车配备摄像头数量在8-14个,蔚来新发布的ET7则全车配有11个800万像素的自动驾驶摄像头,上汽和阿里打造的智己汽车拥有15个摄像头其中包括三颗总计一亿五千万像素的超广角摄像头。
据国内外整车厂预估,当达到L4或者L5自动驾驶的时候,基本上将来每一辆车需要配置接近少则11目,多则可能在15目的摄像头。全球汽车的产量一年大概在8000万辆-1亿辆之间,预计所需摄像头接近15-18亿目。按照车用CIS 4-5美元/目的平均售价,整个市场规模可能会接近100亿美元。汽车图像传感器用量可能会超过安防,成为仅次于手机的第二大图像传感器市场。
在全球车用CIS市场,2019年豪威科技销售额占据29%的份额,排名第一的安森美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的索尼进入汽车市场时间较晚,占据约3%的市场份额,东芝、三星、比亚迪半导体等占据剩余市场份额。
如果按照2019年的市占率来看,在百亿美元的汽车传感器市场,豪威科技可能收获近30亿美元(100*29%)的销售额,不过它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汽车产量总体呈现下滑趋势,自动驾驶汽车产量爬坡较慢。据Choice数据,自2018年10月以来汽车月产量已连续26个月同比负增长了,新冠疫情更是加剧了汽车零部件厂商和整个汽车行业的困境。事实上,根据安森美2020年Q2报告,其汽车部门收入相比2019年Q2减少了4040万美元,同比减少约9%。
二是ADAS渗透率提升需要时间。尽管新车上ADAS的装载率越来越高,但距离所有车上搭载ADAS还有很长的距离,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国内ADAS的市场渗透率只有10%左右。
三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除了越来越多的芯片设计公司企图进入汽车CIS市场分一杯羹,龙头安森美和索尼更是不容小觑。安森美已与英伟达、百度等领先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深度合作;索尼作为在手机CIS领域市占率高达49%的领头羊,研发实力强悍,其作为汽车市场后发者也在加大投入,希望通过研发性价比更高的激光雷达芯片打开局面,以此实现与车用CIS的联动销售。
在车用CIS上再造一个韦尔股份,将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作者 | 顾天娇阅读所需约7分钟2021年开年第一个月,汽车市场风起云涌。一边是百度宣布与吉利合作组建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一边是消息称苹果计划在3月之前与现代汽车签署一项关于自动驾驶电动汽车的合作协议,苹果跑步入场
每经AI快讯,浙商证券1月19日发布研报称,给予韦尔股份(603501.SH,最新价:314.89元)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高阶CIS渗透率持续提升;2)64M CIS奠定21年成长动能;3)汽车CIS打开新的成长空间;4)多产品
【核心观点】Pico4在价格、性能、用户体验三个方面综合来看其或能成为现阶段国内乃至海外最出色的一体机产品之一。1)轻量化:通过采用Pancake光学方案做轻量化,实测前端重量减少28.8%,厚度减少24%;2)显示:更大的视场角,更高的分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赛男 实习生谢韫力 上海报道5月22日晚,芯片龙头韦尔股份(603501.SH)公告称,其全资企业绍兴韦豪拟以不超过40亿元,增持北京君正(300223.SZ)股票,此轮增持主要出于投资价值和业务合作考虑。两大半导体
作为A股图像传感器(CIS)龙头股,韦尔股份(603501)业绩出现反转:2021年公司实现净利润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4.76亿元,但今年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同比下降。4月26日晚间,韦尔股份披露一季报,今年1-3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实现55
智能手机供应商大幅缩减明年代工晶圆订单?韦尔股份回应:不实传闻中证网讯(记者 王可)有投资者近日在互动平台向韦尔股份提问:爆料称,贵公司旗下全球第三大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供应商豪威科技(OV)缩减代工晶圆订单,月缩减量最高达5万片。请
4月20日韦尔股份(603501)盘中创60日新低,收盘报159.7元。重仓韦尔股份的前十大基金请见下表:韦尔股份2021年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41.04亿元,同比上升21.59%;归母净利润44.76亿元,同比上升65.41%;扣非净利
每经AI快讯,华西证券12月10日发布研报称,给予韦尔股份(603501.SH)买入评级。评级理由主要包括:1)汽车电子化率提升,车载 CIS充分受益;2)汽车或成最有潜力的市场,基于本土化市场优势,牵手地平线深度布局汽车智能化;3)本部设
据wind统计显示,10月13日共有745只个股获北向资金持股量环比上一个交易日增加。以增持的股份数量和当日收盘价为基准进行测算,加仓股中,增持市值在1亿元以上的有8只,增持市值最多的是先导智能,最新持股量为3.54亿股,环比增加1.92%
本报记者 郑馨悦8月11日晚间,半导体龙头企业韦尔股份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公司1-6月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10.72亿元,归母净利润22.69亿元,同比增长1.14%。业务构成方面,半导体设计业务收入91.06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沈右荣坚持创新驱动的韦尔股份(603501.SH)竞争力继续释放。3月8日晚间,韦尔股份披露的2021年度经营情况简报显示,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40亿元,同比增逾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
【文/观察者网 吕栋】 进入2022年,千亿市值芯片龙头、明星半导体基金经理蔡嵩松第二大重仓股——韦尔股份遇到了麻烦。截至4月25日收盘,韦尔股份股价今年已暴跌约60%。 这其中固然有大盘形势的影响,但同期上证指数下跌19.5%,沪深半导体
芯片龙头韦尔股份(603501.SH)又出手了。5月22日晚间,韦尔股份披露,拟通过子公司出资不超40亿元增持北京君正(300223.SZ)。去年以来,韦尔股份通过参与定增、二级市场增持,已经合计持有北京君正4.96%股权。韦尔股份的目标是
■ 刘柯什么是“A分A”?就是分拆上市,这一度是A股热门话题。分拆子公司上市以后,可以实现股权利益最大化,母公司可以获得巨大的股权收益,子公司也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茁壮成长。当然,这主要是大公司分拆小公司或者子公司,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日前就表示,
4月23日,韦尔股份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显示,韦尔股份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约38.17亿元,同比增长44.21%;净利润4.45亿元,同比暴增800.03%。而韦尔股份此番业绩的同比大幅增长,也主要得益于其收购的豪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