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3 03:00:23 | 浏览:1035
患者案例为一级类目,与其他互联网医疗APP形成差异化,打造以疾病为圈层的医患互动社区,通过经验分享的内容增加情感粘度,并配以健康科普,从而达到吸引和留住用户的目的。
通过竞品分析,了解自身的不足以及学习别人的优势,不断地进行产品迭代优化让用户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诊疗人次与人均诊疗次数均在稳步提升,说明中国人的健康医疗诉求正在持续提高。行业有望沿O2O健康服务医疗平台早期发展轨迹,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的医院挂号治疗还是难题,手续多且好医生难找,许多人目光都投向线上健康医疗服务平台。
(1)线上问诊使用情况
数据显示,在2020年中国家庭医疗健康使用线上问诊的方式达到70%,在互联网的普及情况下,中国用户在线上问诊方式越来越普遍。
且随着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市场监管趋严,商家在供应链升级、产品质量保障方面不断进步,将有更多消费者进行线上问诊的方式,商家和平台对于用户体验的关注也显得更为重要。
(2)发展趋势
用户以一二线城市为中心,逐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总结:通过行业背景分析,健康服务行业越来越受到商家以及用户的关注,竞争压力比较大,但市场需求仍在增加,目前用户群体主要集中在高消费人群,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1)政策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居民对于医疗健康产业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公立医疗资源的缺乏,导致很多人都得不到科学的治疗。
于是由政府引导,建立了许多健康服务治疗平台,可以通过线上问诊,确定病情和治疗方案,再到线下根据医师的指导,购买药物或进行更好的治疗方案。
国家也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所需的医疗服务人才和公共卫生经费也是逐年增加的,使得线下医院的检查等待时间长,专家号挂号难预约,住院排队长等问题得到了缓解,也让线上和线下的资源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得线上的专家也能进行治疗,线下等待的时间得到大幅度的减少,使得公共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安排和使用。
(2)经济
2020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初步核算为1015986亿元,较2019年增长2.3% ;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总结: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居民对中国未来经济持积极态度,有利于扩大消费。
(3)社会
行业规模扩大:2019年中国电商平台保健品交易规模达6亿元
2018年中国电商平台保健品交易规模达358亿元, 2019年电商平台保健品规模达452.6亿元,同比上升26%,中国电商平台保健品增长速度稳定,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国内消费升级,内需不断扩大,交易规模增长率将再次提高。
居民需求增加:居民消费意愿和对线上依赖度逐年提高
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万亿,较去年下降3.9%,第四季度恢复明显,降幅比前三季度收窄3.3%,居民消费意愿提高,市场销售逐季改善。居民对网购依赖度逐年提高,2020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01亿元,占居民消费支出比例为38.7%,占比进一步提高。
(4)技术
健康服务技术环境:新技术或将解决行业痛点
健康服务涉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跨境流动,在名医资源、线上就医购药一体化消费、远程照护等方面存在痛点,同时平台上各种医院也面临制度不一样的困难难题。
总结:云计算、5G网络、大数据、供应链金融模式等的出现,将促进供应链高效运转,提高交易完成速度,解决了行业技术方面的问题,提升用户在线上问诊、线上购药的售后服务方面的体验。
小荷健康主要是定位+业务归纳“患者案例”、“医疗服务”、“用户工具”的轻资产模式经营形式,用户在平台上进行分享形成了打造以疾病为圈层的医患互动社区,通过经验分享的内容增加情感粘度,并配以健康科普,从而达到吸引和留住用户的目的。
它让用户分享心得成为一种习惯,更主要的是让用户感到有荣誉感增加客户的忠诚度。通过社区进行引流,通过电商进行赚钱。
小荷健康通过科普健康知识和短视频创作导流。降低引流的成本,让客户分享治疗经验,并增加科普和情感,减少了医疗数据的成本,并且将搜集和分析得出的医疗数据卖出,来增加收入,也提高了商品的市场竞争力。
医疗服务板块:未来盈利模式的关键所在,在线问诊和药品售卖以及搜索广告位和数据分析能力变现。(小荷“真实的医疗经验分享平台”,汇聚了大量珍贵的病人数据,打破了医疗数据被机构垄断的局面,搜集和分析用户群将数据销售给制药公司和研究机构作为盈利方式。)
2020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72306.4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21998.3亿元(占30.4%),社会卫生支出30252.8亿元(占41.8%),个人卫生支出20055.3亿元(占27.7%)。人均卫生总费用5146.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7.12%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国人对自己的健康更加关注,也使更多的商户和公司关注健康医疗这个板块,许多医药公司也因为疫情原因,公司市值提高了许多,也让政府在这个方面多了一些政策、引导力度、财政补贴等等。
而在现在由于疫情的因素,健康医疗这个板块一直持续增加。截止至2020年底中国卫生财政达到72306.4亿元,比2019年增长9.8%,占到总GDP的7.12%。
总结:健康医疗服务受到疫情的影响,呈上升式增长,增长速度较快,前景可观。
由图表看出,中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在一直增加,但增长率不高。由于相应国家的政策,许多医院都和一些社区进行了合作,在社区增加了卫生医疗中心,在比较落后的地方,也有国家的财政补贴,也有许多的驻村医生前往,为群众进行医疗服务。
2004年以后,虽然社区医疗机构人员增长速度减缓,但还是每年持续增加,说明从事社区医疗的人员在每年增加,也代表着社区医疗在不断增加。
目前主流的移动医疗服务应用有上千种,主要提供在线医疗、健康管理、医药服务和医学咨询等常规服务 。
总结:由于疫情影响,导致社区医疗增速减缓,线上医疗服务火爆,许多的平台和公司都参与了线上医疗服务行业,目前该行业处于红海,仅仅主流的医疗服务应用就达到上千款。
数据显示,网上药店销售,从2015年仅占比3.2%增长至2019年占比18.9%,2020年达到24.7%,受到国家多项政策支持,我国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逐渐增加。
网上药店销售额占比中,第三方服务平台占比58%,B2B占比为40%;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和B2B占据主要比重,头部医药企业通过自建B2B提升供应链管理,但更多的企业没有这个能力,则选择第三方平台合作,共建B2B供应链管理体系,有助于降低药品的流通率,未来B2B和医药电商第三方交易服务平台是医药电商的发展方向。
总结:医疗服务行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市场前景广阔,线上交易规模的不断增长会给线上医疗服务行业带来和更多的利润。
(1)人工智能+医疗
随着技术手段不断发展。加速移动医疗结构改革。重构医疗服务生态体系,人工智能逐也应用到医院,有效解放医生生产力。
(2)注重用户体验
互联网医疗平台不断优化问诊流程。培训医生熟练使用在线问诊工具,监控并干预线上医疗服务质量,为用戶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培养用户粘性。
(3)数字化智慧医疗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医疗数字化,数据云端化。管理智慧化,实现未来大健康的发展。
(4)互联网+医+药+险
以慢病患者为代表的非新冠患者难以及时满足基本就医需求。进一步催生“医+药+险”全链路在线化需求,多地积极探索。突破“互联网+险”。
(5)内容服务创新
深入挖掘和创新医疗服务的内容,是老百姓对于基本医疗服务之外的增值服务需求。
(6)5G加持远程医疗
随着5G的落地,远程手术、远程医疗加速发展,医院通过智慧医疗共享平台,多端协同开展工作。有助于解决过去在偏远。医疗资源相对贫乏等地区难以完成的医疗问题。
总结:疫情的催化,互联网医疗“流量井喷”。多地陆续开始将“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医保在线支付的实现将打通互联网医疗最后的闭环。免费问诊、短缺药登记、送药上门等服务,持续推动移动医疗市场不断扩大。
通过调查不同的用户实现精准定位,确定目标客户。了解用户需求,通过不断的迭代更新产品,解决用户痛点,增强用户的信任和依赖度。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用户性别分布中,女性用户居占比55.2%;男性用户占比44.8%。女性用户对于医疗的需求比男性要高。
2020年中国移动APP用户年龄分布中,31-35岁的用户占比最高,占比为31.9%;36-40岁的用户占比31.4%; 25-30岁的占比20.1%。
总结:移动医疗女性用户占比较高,31-40岁的人群占比超6成。说明在移动医疗市场上女性比男性更加注重健康,中年人更加注重健康,并能消费。
数据显示,2020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用户区域分布中,一线城市占比为26.8%;新一线城市占比最高,占比为30.1%;二线城市占比25.3%。2020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用户城市分布中,北京占比最高,占比11.3%;上海占比第二,占比为8.6%;成都占比为8.2%。
总结:一线新一线城市用户需求较高,城市用户北京占比最大。
(1)秋秋,21岁,学生,最近想买感冒药,但又不确定哪种感冒药比较适合自己就前往小荷健康APP,通过看别人的治疗经验还有网友的评论,最终决定购买三九感冒灵,并就在商城下订单。
(2)大魔,31,是一个药厂的线上销售人员,他在抖音上看到了小荷健康App,于是下载,并在上面看到了商城,售卖药品,于是他联系了小荷健康的客服,把自己药厂的药物放到小荷健康的商城进行售卖,获取一定的提成。
(3)张胖子,52岁,是一个医术专家,拥有丰富的治疗经验,从医院被北京源码悦动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丰厚的工资聘用为小荷健康线上主治医师,进行主治病人,并还有患者的提成。
(4)小张,28岁,美美是一个曾经患病的病人,通过小荷健康线上治疗好了,
于是发布了自己的治疗经验,想要帮助更多和自己一样的人,还能获得平台的发布奖励。
用户角度:
公司角度:市场竞争过于激烈,想要脱颖而出,成为大众人群的首选选择。
(1)医鹿
背靠阿里电商,引入与互联网问诊全流程相关的参与方(如医院、医生等),通过对参与方严格的资质审核,借助互联网手段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就医全流程服务(医前内容科普、线上问诊、诊后取药等)。
(2)京东健康
从医疗电商切入,依靠完善的京东线上药房+京东物流体系,同时重点发力“京东家医”服务,并向其他服务领域不断扩展,构建互联网医院,在互联网诊疗环节构建自己的生态闭环。
总结:京东健康和医鹿背靠强大且成熟的的电商背景,其基本逻辑是以医药电商平台为基础不断向大健康的各个领域如互联网医院、健康服务等进行渗透。
(1)医鹿
(2)京东健康
总结:
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