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要:当前所谓的智能自行车,连基础的功能都没做好更别提 “ 智能 ” 了。最近科技圈智能自行车的话题真是越来越热了,小米自行车、百度自行车、700Bike 等等都受到了人民极大的关注。那自行车 “智能” 真的那么有必要吗 ?不,一辆好的自行...
摘要:当前所谓的智能自行车,连基础的功能都没做好更别提 “ 智能 ” 了。
最近科技圈智能自行车的话题真是越来越热了,小米自行车、百度自行车、700Bike 等等都受到了人民极大的关注。那自行车 “智能” 真的那么有必要吗 ?不,一辆好的自行车远比 “智能” 更重要。
笔者作为一个满身伤痕的山地自行车与街攀自行车爱好者,觉得是时候站出来跟大家聊聊智能自行车了。
大部分自行车主要由这四大部件组成:车架、轮组、传动、制动(部分车型可用技术替代)。四个部件相互配合才会有一辆舒适好骑的自行车。而每辆自行车,每个部分都是由许多优质的小部件来组成的,对于优秀的自行车来说这些部件的成本都是极高的。举个小“栗子”:一颗自行车用钛合金螺丝成本就要近十元人民币。通常自行车的四大部件价格从几百元至上万元不等,所以一辆优秀的竞技级自行车要价几万元人民币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并且这样的自行车不是奢侈品而是消耗品,自然自行车圈也留下了 “ 山地毁一生,速降穷三代 ” 这样的段子。当然自行车想要智能化,也应当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只有从根本上进行技术革新,才会产生一个具有颠覆性的产品。
自行车分类主要有如下几种:
山地自行车:XC(轻度越野)、Enduro/AM(林道/全地形越野)、FR(自由越野)、DH(坠山越野)、DJ(土坡腾越)等等。
公路自行车:Road(普通公路)、Time trial(计时赛)、CX(Cycle-Cross公路越野)等等。
BMX自行车:Racing(泥地竞速)、DJ(土坡腾越)、Street(街道花式)、Halfpipe(半管场地)、Fatland(平地花式)等等。
攀爬自行车:Trials(普通攀爬)、Street Trial(街攀)等等。
固齿自行车:Fixed Gear(死飞)、Cycling Track(场地)等等。
城市通勤车:普通通勤车、折叠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任何你想骑的自行车。
笔者只罗列了自行车中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具体起源及特点原谅笔者不能一一介绍,因为若说完我们要过三天三夜才能聊到智能自行车。其实这么多种自行车的结构和用途是不尽相同,因此单一品种的智能自行车是很难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每款自行车其实都是需要“量体裁衣”的,所以智能化也应当根据需求有所侧重。
什么是当前所谓的智能自行车呢?再拿一个“栗子”来分析:近日中德所罗门这个神( qi )奇( pa )的自行车公司旗下的洛克菲勒自行车推出了 “ 洛克菲勒智能自行车 ” ,该车将会提供数据分享、健康助手、社交、GPS 导航及防盗等功能。
我只想弱弱的说一句,这不就是一个骑行 App 的功能吗,连一个功率计的功能都不提供(一个自行车供功率计成本近千美元)就说智能?笔者读书少,你别骗我!当然不是有了功率计就智能了,只是自行车所有数据具体化、信息化已是成本很高的一件事了,就别更别提以几百元的成本智能化了。至于 GPS 防盗,其实只要想偷就没有偷不到的自行车,俗话说得好 “ 人在车在 ” 。
对于这样的自行车笔者只想说,花近一千块买一辆全是噱头的自行车,还不如踏踏实实的买一辆配置尚可、舒服好骑自行车,再在自行车上装一个手机支架,然后放上手机这样它就“智能”了。
那传统厂商是怎么做到与“智能”挂钩的呢:DT Swiss 智能前叉,在锁死避震的情况下如果遇到大幅度震动,前叉会自动解锁。Specialized 的智能避震平时锁死,车架骑起来跟普通硬尾差不多,只有遇到较大幅度震动时才会发挥作用。不同的是 DT Swiss 的技术只能做到解锁,重新上锁还需要手动开关,Specialized 的这类技术对于洛克菲勒这类牌子来说已是难以企及的了。说实在的,现如今的智能自行车的设计概念,还远不及奥迪于 2012 年宣传的 Worthersee 概念电动自行车。
那笔者想要的是怎样的智能自行车呢?送厂商们一个“栗子”吧,就拿山地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及城市普通通勤车来举例。
山地自行车通常是在山路骑行,在上山途中应当帮助车手者计算恰当的齿比,且可提供适当的电动助力,以帮助车手轻松到达山顶;在上下山途中要有及时的路径规划及危险预警,用来保证骑行者的安全;应提供自适应的灯光以保证照明;需要提供相应数据(如:里程、速度、轨迹、海拔、胎压等等),给车手来参考及分享;并且应当有辅助功能全部及部分关闭功能。
公路自行车通常是在公路骑行,车手同样需要齿比计算辅助、路径规划辅助、危险警示、数据支持(公路自行车车手常常需要功率计的帮助)、辅助功能开关等等功能。
城市通勤车则是在一个突发状况极多一个环境中骑行,所以其需要的更多辅助功能,如:高效的电动助力及车速限制、精确的道路规划和导航、周边危险警示及骑行辅助、基本数据支持、自适应的照明系统等等。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骑行安全,又不会失去骑行乐趣,并且让更多年龄段人们参与进来。
希望未来想要跟进“智能”自行车业务的厂商,能够先做好自行车再做“智能”。切莫打着“智能”的旗号,干着伤消费者心的事。
那如今的自行车厂商的现状又是怎样呢?在国内本土品牌大约有一百多个,占据了市场规模的近三成,但都以低价低质的状态示人。外资品牌大约有十个,价格基本在 1200 元以上,它们占据了中国七成的市场份额。
以其中最为出名台湾厂商 Giant(捷安特)来说,去年在全球范围内营业收入达 600 亿元,年增 10.4%;税后净利 41.1 亿元,年增 17.3%;每股盈余高达 10.96 元。此外排行老二的,同为台湾厂商的 MERIDA(美利达)去年总销售量近 239 万台,年增 1.63%;带动合并营收 272 亿元,年增 7.44%;税前净利 42.7 亿元,年增 8.35%;每股盈余高达 11.2 元,大幅增长 15.21%,写下创厂 43 年来的新高。并且他们还没有完全开发中国市场。
MERIDA 还表示,今年全球自行车市场稳中有升。中高级车的欧美市场,预计将微幅成长;大陆市场在节能减排、运动休闲等议题及品牌效应的带动下,加上政府消费政策调整,中高级自行车需求仍有成长的可能性。同时其还订下再挑战高基期的目标,各厂视内外销订单及淡旺季需求规划年度产能。其中,台湾厂年产 115 至 120 万台;深圳厂年产 65 至 70 万台;山东厂年产 45 至 50 万台;江苏南通厂年产 35 至 40 台,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成功挑战历史。
除了这两个耳熟能详的品牌,国产品牌 XDS(喜德盛)及大量欧美品牌:Specialized、TREK、DAHON 、LOOK 、BH 在国内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这些厂商将可观的资金投进了自行车的设计与升级,为什么投入了这么多钱大厂商还没出现智能自行车呢?因为做一辆好的非智能自行车已是一件有难度的事了,且新加入自行车行业的科技及互联网公司未对其产生威胁。
反观国内老牌企业,如凤凰、永久、飞鸽等近年来因为产品定位不明确,自行车工艺落后,配置低下,目前仍挣扎在低端市场,单价通常在400元上下,利润极低并且销量惨淡,希望这些厂商积极抓住智能自行车这个机会,努力研发实用的智能自行车加上自己的品牌优势,未来或许还有有翻身的机会,切记不要再“啃老本”了,不然这么有历史的国产牌子迟早要被你们糟蹋掉。不过若科技公司与自行车厂商深度合作,未来极有可能会对自行车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首发雷科技(leikeji.com),微信公众账号(leitech),微博(@雷科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