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人工智能有一天会超越人脑吗?人工智能未来的三种可能

时间:2023-02-06 12:32:27 | 浏览:931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有一天会超越人脑吗?近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刘嘉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了演讲《脑与人工智能:站在进化的节点上》。他指出,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无法与人脑相比,但它发展迅猛,类人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有一天会超越人脑吗?近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刘嘉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了演讲《脑与人工智能:站在进化的节点上》。他指出,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无法与人脑相比,但它发展迅猛,类人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发展目标。以下为演讲主要内容。

『如何认识我们看见的世界』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观察着这个世界,但我们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取决于我们的视觉系统。

打个比方,前面有一个绿苹果,它会以大约100亿比特/秒的信息量进入我们的视网膜,视网膜通过约100万个神经元连接到视觉皮层,经过加工之后再传到高级皮层,来决定我们看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在这个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信息量被衰减到1/1亿,而大脑就像魔术师一样会把这些缺失的信息补上。为什么有的人看见一个绿苹果,会认为那是一个红苹果呢?因为人的眼睛看见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大脑重构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复制。

正如康德所言:“没有感觉支撑的知识是空的,没有知识引导的感觉是瞎的。”这句话的上半句说的是,如果我们没有外部的信息输入,我们很难构建自己的心理世界;下半句说的是,如果你不知道你看到的是什么东西,那你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我们从外部世界得到的信息往往是模棱两可的,我们必须加上一点先验知识、加上一点推理、加上一点猜测,需要大脑去重构,把自己的理解加进去,才能真正知道这个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

与理解相比,更重要的是创造。当我们的大脑没有被外部信息填满,留下一定的空间时,我们就能在这空间里创造出自己想要创造的东西。正如《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所言:“一堆岩石在有人对着它思考时就不再是岩石了,它将化身为大教堂。”这就是人类了不起的创造。

在过去的300万年里,人和猴子分开进化,人发生的最大改变不是从四肢着地变成直立行走,也不是褪掉了身上的毛,而是大脑的体积增加了3倍。而且,大脑不是平均增加体积的,体积增加最大的部分在额叶。与我们200万年前的祖先相比,我们的头骨更往前突出了,以容纳更大体积的额叶。

我们为什么要有更强大的额叶?因为它使我们能够构造和想象出不存在的东西。比如,我们的祖先准备去打猎,他不用等看见了猎物才去做出反应,他只需要提前想象狩猎的情景,就可以把一切都安排好。人可以在脑海里预想一遍未来将要发生的场景,构建出一个个可能的未来,这样就能够制定出行动方案,这是人类能够战胜其他比我们更强大、更凶猛的动物,成为万物之灵的关键。这也正好印证了荀子的一句话:“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有辨”是指我们能够辨识、能够思考,而这些都来自额叶的功能。

『重构心理世界的知识从何而来』

那么,我们心理世界的这些预设的知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一部分先验知识来自基因的烙印。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张白纸,我们是带着32亿年进化的智慧来到这个世界的,而这些智慧就印刻在我们的基因之中。比如,我们将18位女教授和女博士后的脸进行叠加,做成一个“平均脸”,你会发现这张平均脸充满了睿智和文气。平均脸代表了什么?人脸其实就是我们的基因图谱,我们的基因都写在脸上。所以,当我们把脸叠加之后,我们得到的是18位知识女性平均的基因。平均的基因代表突变很少。基因一旦突变,大概率而言是有害的,所以基因突变越少,说明基因越好,所携带的遗传性疾病的概率就越低,这就是为什么人类会觉得平均脸更好看的原因。

我们的另一部分先验知识则来源于社会基因。人和动物的进化有本质区别,动物是按照基因、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逐步向前发展的,而人既有生物基因的演化,这代表着我们的过去,同时更重要的是,人还有社会基因的进化,它带着我们以与动物不一样的方式前进。

社会基因和生物基因的作用方式非常类似。远古时,人类祖先中有一个人突然因为某种原因把火生起来了,这相当于知识、技能被创造出来,就像基因突变,一个优秀的基因产生了。渐渐地,生火这种技能被传播给了其他人,从一个部落传到其他部落,最终成了人类普遍拥有的技能。接着,人类又学会了制作长矛和其他工具,经过漫长的发展,逐渐构建成我们今天的人类社会。

人类的文明演进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是原始文明,经历了200多万年,前后变化并不大。第二是农业文明,经历了5000年左右。这期间,野兽被驯服变成了家畜,人类成了文明的种族,懂得了一些天文地理的知识。第三是工业文明,从诞生至今不过近300年的历史。然而,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将它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机械化时代(1760年—1840年),出现了蒸汽机等。第二个阶段是电气化时代(1840年—20世纪初),出现了电力等。第三个阶段是自动化时代(1950年—21世纪初)。第四个阶段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时代。

『文明进程出现革命性的进化』

信息时代诞生了新的物种——人工智能。

2002年,我的博士论文答辩题目是《面孔识别的认知神经机制》。当时,即使是最先进的机器,用来识别人脸的正确率也很低。2015年,我参加了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的节目策划。我发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已经强大到在人脸识别上可以胜过人类的最强大脑。

随后,我们研究建立了一个人工神经网络,训练它去识别性别,即区别对象是男性还是女性。结果,它的正确率能达到100%。而且,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产生与人类相类似的心理操作,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会自发产生和人类一样的心理世界。

那一刻我开始意识到,生物过去的进化都是基于碳基的方式来运行的。但是,当人类创造出人工智能后,一个新的物种产生了,这个新的物种是基于硅基的方式运行的,而这种基于硅基的物种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一种革命性的变化。以前人类文明的进化都是循序渐进的,当人工智能这个阶段来临时,文明进程可能会出现一个“奇点”,出现一种革命性的进化。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人类和人工智能的三大区别。

第一是算力。人类的大脑已经进化到极限,而人工智能随着科技的进步,它的算力将不断精进。

第二是存储能力。人类的大脑大约是1.4千克,虽然只占了我们体重的2%—3%,但是消耗了我们身体25%以上的能量,它是一个耗能大户。但人工智能的存储能力是无限的,一块硬盘不够,可以再加一块硬盘。

第三是寿命。人类的寿命是有限的,而人工智能的寿命是无限的。CPU烧了,可以换块CPU,电线断了,再换根电线就行了。

除了无限的存储能力、算力和寿命,人工智能还有着无尽的可能性。

2016年,AlphaGo击败了人类围棋顶尖高手李世石。后来,很多中国围棋高手也和AlphaGo进行了切磋。当时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围棋选手柯洁说:“我们人类下了2000年围棋,连门都没入。”围棋的空间极其庞大,AlphaGo之所以比人类更加强大,并不是它比人类更加聪明,而是因为它探索了更大的空间,找到了更多下法而已。

如今,不仅在律师、医生、税务师、咨询师等专业领域,在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都出现了人工智能的身影。“神经网络之父”、深度学习的创始人杰弗里·辛顿在接受采访时说:“将来深度学习可以做任何事情。”

『类人智能是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

然而,人工智能真的无所不能吗?

心理学家发现,对于一个简单的场景,人和人工智能有完全不同的理解。比如,一个人不慎从柱子上摔落,人工智能会说一个人从柱子上掉下来了,而我们对这个场景的反应是“惊恐和疼痛”。

这个区别体现了人类有一种特别重要的能力,叫共情,即别人遭受了苦难,我能感同身受。如果一个孩子缺乏共情的能力,就会导致自闭行为。所以,人工智能的奠基人之一马文·李·明斯基说:“现在的问题不是一个智能的机器是否拥有情感,而是不拥有情感的机器是否能拥有智能。”在马文·李·明斯基看来,情感是智能的基础,得先有情感,才有智能。

目前,人工智能和人的智能仍有巨大差距,还没有达到类人智能。如何实现类人智能呢?我认为它的切入点是脑科学加上人工智能。

举个例子,线虫是一种非常简单的生物,只有302个神经元,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模仿了其中的19个神经元,就完成了自动驾驶的一般任务。其实这项研究模仿的并不只是这个简单的生物,而是32亿年进化形成的智慧。从这个角度来讲,人类的大脑目前仍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大脑,它有860亿个神经元,平均每个神经元有3000个连接,它代表着宇宙中生物智力的最高水平。那么,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什么不能向人脑学习,以人脑为模板呢?

我的同事们模拟线虫的302个神经元,构建了一个数字线虫,来模仿线虫在水里的游动。这只是一个开始,下一步也许我们会模仿神经元数量达百万级的果蝇,再到更高量级的斑马鱼,甚至到小鼠、大鼠、猕猴,最后模仿人类的860亿个神经元。虽然还存在巨大的鸿沟,但是我坚信,通过脑科学加上人工智能,有一天一定能制造出一个数字人类大脑。

『人工智能未来的三种可能』

莎士比亚说,“所谓过往,皆为序章”。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进化的节点上。

从32亿年前,一个单细胞逐渐发展成水生动物,然后爬上岸边变成两栖动物,再变成哺乳动物,在约300万年前哺乳动物猿猴又开始进化成人类,这些都是我们的过往。然而,此时此刻,我们的未来是未定的。

人类发明出了人工智能,今天,随着算力的推进,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有了超越人类的可能。

未来会怎样?大约有三种可能。第一种,人工智能像科幻电影《星球大战》里的R2-D2一样,是人类忠实的伙伴,成为人类非常好的朋友,帮助人类变得更加强大。第二种,我们构建出了一个数字大脑,它的能力比人类的大脑更强,这时候人机可以合二为一,把人的意识、记忆、情感上传到数字大脑中,人就能获得“永生”。未来学家库兹韦尔在《奇点来临》这本书中写道,大约在2045年,这一刻就会到来。第三种,就像电影《终结者》里所展示的,人类文明彻底消失,进入机器文明时代。

未来到底会怎么样,最终取决于今天我们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做了些什么。

物理学和心理学对于什么是值得做的事情有不同的定义。物理学更在意空间,在物理学看来,如果放在一个远远超出地球大小的空间尺度下来看,那些有意义的事情,才是值得做的事情。而心理学更关注的是时间,我们思考的问题是:人间的一切问题,如果放在一个远远超出人的寿命的时间尺度下来看,它们还有没有意义?

1905年,孙中山和严复在伦敦有过一次会面,他们当时讨论的议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究竟如何改变。严复提出要慢慢教化民众,要稳步向前。孙中山对于严复的方法不太认同,他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执行家也。”后来,孙中山回到国内,开启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解决未来的问题,就要从现在做起,行胜于言,以有限的生命行超越生命之事,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徐蓓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笪曦

来源:作者:刘嘉

相关资讯

人工智能有一天会超越人脑吗?人工智能未来的三种可能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有一天会超越人脑吗?近日,清华大学基础科学讲席教授、心理学系主任刘嘉在“人文清华讲坛”上发表了演讲《脑与人工智能:站在进化的节点上》。他指出,虽然目前人工智能无法与人脑相比,但它发展迅猛,类人智能是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发展目标

当人工智能“初见”元宇宙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元”气启幕

2022WAIC元宇宙展区 汤彦俊 摄中新网上海9月1日电 (记者 郑莹莹)步入第五年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1日在上海世博中心启幕。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开幕很“元”气。2022WAIC展区 汤彦俊 摄 当天的开幕式会场,分“实”“虚”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观察: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互融,AI世界渐行渐近

人工智能可以为人类带来什么?在第五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现场,机器人打扫卫生、送咖啡、专业消毒等辅助人类的应用场景集中展出,而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互融共促的趋势,则引领人们看到了一个万物智联的AI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大会现场,一览未来“

人工智能处于爆发式增长前夜:为何人工智能应用仍然较为零星?

经济观察网 胡群/文在6月25日召开的招商银行股东大会上,招商银行行长田惠宇表示,招商银行正在探索银行3.0模式,即大财富管理的业务模式+金融科技的运营模式+开放融合的组织模式。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加大对金融科技投入。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披露

人工智能是否会带来毁灭?对“人工智能灭世论”的质疑与反思

在电影《异形:契约》中,迈克尔·法斯宾德所扮演的仿生人大卫表面上对人类亲切友好,但实际上却通过一系列行为为人类带来灾祸。而在现实中,如霍金、马斯克、比尔.盖茨等名人都曾警告过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危害。对于“人工智能灭世论”的支持者而

人工智能入门系列(1):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

未来一段时间本人将不定期的以系列文章形式,分享本人在学习人工智能过程中的一些收获。本文将介绍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典型应用场景、一级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重要术语。1. 智能代理(Intelligent Agent)AI程序被称为智能代理

中国AI论文引用率首超美国,日媒:人工智能领域中国正在超越美国

【文/观察者网 张晨静】“在人工智能(AI)研究领域,中国正在超越美国”,当地时间8月10日,日媒《日本经济新闻》发文指出,先前美国在AI研究领域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然而如今有多项数据显示,中国的主导地位正日益显现。 如在2020年,一

中国出了家很牛的人工智能芯片公司未来要参建超级智能计算机

2016年初,初创型科技公司寒武纪科技(Cambricon Technologies),曾经面向国内市场推出首款商用(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处理器——人工智能处理器1A,该款人工智能处理器可应用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无人驾驶和安防等

人工智能赋能美好未来智能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水平稳步提升。近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召开。多位与会专家学者在接受人民网财经采访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积累、迭代,

人工智能如何去“人工”?专家认为:“烂大街的技术才是好技术!”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唐泽文 高杲 徐莉莎 文/图“烂大街的技术才是好技术!”10月13日,2021中国人工智能大会上,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副教授、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徐葳这样解释他对“好技术”的理解。与会者也普遍认为,这样

有道人工翻译平台翻译新作——《极简人工智能》中文版首发

人工智能作为近来中国科技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纵观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从无人驾驶到智能硬件、“围棋高手”到智能翻译……人工智能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与其广泛应用恰恰相反的是,人工智能的内涵却鲜为人知,晦涩的文字表述也赋予了

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与发展未来——金准数据

人工智能的起源于1956年夏季,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50多

AI前沿观察③丨迈向人工智能的未来:可信、可靠、可解释和重新定义的人机关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郭美婷 实习生杨婧文 广州报道编者按“人工智能从你出生那天就认识你,读过你所有的电子邮件,听过你所有电话录音,知道你最爱的电影……”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一书中描述了这样一种未来景况:人工智能比人类更了解自己。步

「瓣瓣同心·携手共进」京雄教育协同发展!人工智能教学培育“未来建设者”

中新网雄安12月16日电(黄钰涵) “孩子们是雄安未来的建设者,他们需要有(人工智能)这些知识,才能更好地建设家乡。”近日,在谈到教育话题时,北京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副校长郑红彦如是表示。截至目前,京津冀地区已有56所优质学校与河北雄安新

人工智能(AI):未来是算法的天下

在互联网、物联网发展逐渐壮大的现在,过去的人们绝对想不到未来有一天,科幻作品里的机器人、自动扫地机等人工智能产品真的落地实现了,在便捷生活的现在,人们又能开动脑洞想到些什么样的未来场景呢?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科幻未来,万变不离其宗的一定是算法的

友情链接

网址导航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加拿大旅游网小米电视评测网苏宁易购股票攀岩运动网濮阳新闻头条网三清山旅游攻略婴儿车品牌今日朔州钦州新闻头条网化妆品排行网新生儿起名网天天基金资讯网迈阿密游记超声电子A股兰博基尼跑车网
慧为智能股票-慧为智能股票行情走势、美格智能股票行情、美格智能股票千股千评、美格智能股票代码、美格智能最新消息、赛为智能最新消息股价、达华智能最新消息股吧、慧为智能科技股票行情。
慧为智能股票 aihuobi.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