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7 22:22:07 | 浏览:5209
南都讯 记者 卢亮 深圳复工复产,金融行业如何叠加利好信号?3月24日晚间,中信银行披露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南都记者梳理注意到,总部在深圳的中信银行信用卡发卡量首次突破1亿张,正式跻身“亿级俱乐部”,成为当前消费提振时代的一个重要信号。
按照中信银行的年报,该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132.39万张,较上年末增长9.40%;信用卡贷款余额5,277.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5.10亿元;信用卡交易量27,801.35亿元,同比增长14.05%,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591.28亿元。
不良率指标也值得关注。报告显示,2021年尽管受疫情持续影响,信用卡业务资产质量与结构趋势仍持续向好,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为96.50亿元,同比降幅17%;不良率1.83%,同比下降0.55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量、率双降,拨备成本同比下降11.98%。
在疫情影响之下,如何借助数字化转型,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与提振消费,成为热点。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数字经济是全要素的数字化转型,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支持力度。
作为深圳的总部金融机构,中信银行信用卡有何数字化探索?对此,相关人士告诉南都记者,该行以大数据、金融科技赋能,加强客户洞察,实现多维度、多组别“千人千面”营销新模式,推动经营模式创新。
人工智能成为突破口。相关人士介绍,在AI智能应用层面,中信银行信用卡AI外呼机器人外呼产能同比提升1倍,覆盖服务、营销、信贷、风险等300多个业务场景,实现消费金融和中间业务创收,促动客户交易活跃,节约销售、清收等业务人力约700人。
“智能外呼系统2021全年的产能相当于2500个人工坐席。”相关人士如是透露。
风控同样是难点。按照年报,在风险防控层面,中信银行信用卡以大数据和智能科技为依托,打造了全面精准的风险模型体系,较传统方法精准度提升幅度超10%;基于开源分布式图数据库,构建了包含80亿+全量客户关系级别数据的客户关系图谱,应用贯穿贷前、贷中、贷后风控全链条,涵盖贷前申请反欺诈、贷中交易反欺诈、贷后催收等场景,2021年智能风控挽损超5000万。
在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今年3月,该行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成为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据该碳账户核算预测,每年信用卡用户通过在线金融服务方面的低碳行为,累计可减少约200万吨以上的碳排放。
互为佐证的是,国家发改委3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在业界看来,信用卡或成为重要推力。
而新浪财经日前出炉的《2021年信用卡行业发展报告》也指出,2021年以来,随着疫情后的消费复苏、国内经济逐渐回暖、央行取消信用卡透支利率上下限管理等政策出台,信用卡行业的各项指标不断提升,如今已经成为我国居民使用最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信用卡在关键时候还承担了服务大众、服务实体经济的角色。
这份第三方报告认为,后疫情时代,各大银行抢滩移动端,信用卡正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一大重要抓手。
8月26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总部设立在深圳的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也提交了一份成。南都讯 记者 卢亮 与民生关系密切的信用卡板块如何赋能经济提振消费,又有深圳答卷。本周以来,总部在深圳的金融机构陆续披露半年报。
8月26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根据半年报及业绩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全面推进“新零售”发展战略,实现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交易量、业务收入双增长。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34
南都讯 记者 卢亮 深圳复工复产,金融行业如何叠加利好信号?3月24日晚间,中信银行披露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南都记者梳理注意到,总部在深圳的中信银行信用卡发卡量首次突破1亿张,正式跻身“亿级俱乐部”,成为当前消费提振时代的一个重要信号。
对抗不确定性 焕发“新”意经济内生动力存在压力,信贷需求受到影响——这是一个近日反复在银行业绩分析会上被各家高管提到的共识。自今年2月份至今,国内外多种超预期因素干扰,加之房地产市场尚未修复,个人无论是消费端或借贷端的需求都面临不确定性。即
记者 | 王鑫在金融牌照到手后,中信集团旗下金融机构股权划转出现大动作。6月22日,券商“龙头”中信证券(600030.SH)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中信有限、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中信股份)将向中国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信金控)
在此指引下,招行信用卡凭借在产品、功能、营销、服务等方面的拓展和创新,还取得了累计发卡量第三、信用卡App下载量第一等不凡成绩。在最能体现信用卡用户消费能力和刷卡意愿的交易量及贷款余额上,招行信用卡分别夺得第一和第三,这与其“无卡支付”战略的成功推进、围绕消费场景的多元化营销及智能服务密不可分。
银行审批信用卡一般会看以下几点:1、办卡人年龄;2022年伊始,就有多家银行信用卡放水,下卡快,额度高!中信银行近期中信信用卡下卡的额度基本都保持在一万以上,审核速度特别快,基本都是当天就能有结果;如果你已经办理过信用卡,想要再办理一张,可以考虑华夏银行,下卡会比较快,而且下卡额度极有可能参考其他银行信用卡中额度最高的一张给你授信。
严格控制信用卡资金流向,在严禁信用卡资金进入房地产、证券市场等非消费领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监测拦截机制,对可疑账户进行管控。据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当前已有建行、农行、中行、招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严格控制信用卡资金流向,在严禁信用卡资金进入房地产、证券市场等非消费领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监测拦截机制,对可疑账户进行管控。
6月22日,资本邦了解到,继今年3月份中信金控和北京金控一同拿下业内首两家金控牌照后,中信金控按照此前规划正式开启了承接中信旗下金融牌照和资产的大动作。6月22日夜间,中信银行和中信证券相继发布公告称,收到公司股东中国中信有限公司(简称“中
其实大家选择信用卡的标准大体都是差不多的,无非就是下卡额度高、平时好提额、不容易风控,优惠活动多、优惠力度大之类的。今天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10家银行的信用卡优缺点,大家在办卡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一、工商银行优点:【1】取现没有任何手续费;
8月26日,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根据半年报及业绩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中信银行全面推进“新零售”发展战略,实现信用卡业务稳健发展,交易量、业务收入双增长。截至报告期末,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34
3月24日,中信银行发布的2021年报显示,各项经营指标全面向好,营业净收入突破2,000亿元,净利润跨越500亿元,增速创近8年来新高,ROA、ROE同比双升,不良贷款量率双降,拨备覆盖率达7年以来最好水平。在业绩发布会上,中信银行首次系
为避免持卡人多头借贷风险,《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加强对信用卡客户的资信审核,通过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等合法渠道了解分析客户信用状况,对经查在不同机构存在多项债务记录的客户,从严审核,严格防范多头借贷风险。
工商银行发卡量遥遥领先,招商银行依旧“霸占”信用卡消费额“老大哥”的位置……经济导报记者统计了6家国有大行和9家股份行的信用卡使用情况,在累计发卡量方面,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发卡量破亿张。
上半年信用卡总交易金额1790306亿元,主要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12%;信用卡应收账款余额595148亿元,较上年末下降42%,但上半年信用卡应收账款日均余额610192亿元,较去年全年增长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