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报告出品方/作者:天风证券,于特、庞博)1、华为为什么要进入汽车领域?行业层面:智能手机面临瓶颈,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智能手机及互联网行业增速已放缓,科技型企业急需寻找第三增长赛道。(1)智能手机行业已趋于饱和。智能手机出货量自2015年后...
(报告出品方/作者:天风证券,于特、庞博)
行业层面:智能手机面临瓶颈,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
智能手机及互联网行业增速已放缓,科技型企业急需寻找第三增长赛道。(1)智能手机行业已趋于饱和。智能手机出货量自2015年后增速明显放缓且2017-2020年出现了负增长。 (2)互联网用户增长放缓。以手机和电脑驱动的互联网用户数量增长放缓,科技型企业寻找第三增长赛道。 除了华为定位车企赋能者之外,百度(成立集度)、小米、滴滴、阿里(入股智己)等科技公司也通过各种 方式入局智能电动汽车赛道。
公司层面:业绩增长放缓,急需寻找增量业务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放缓,并出现负增长。根据Omdia数据,2021年剥离了荣耀之后,华为智能手机 出货量跌至全球第9,2019年来华为业绩增速明显放缓且出现负增长,华为急需拓展新的增量赛道和业务。 (*注:2021年归母净利润中含574亿处置资产和业务的收益,去除之后的归母净利润同口径对比下同比下 降12.1%)。
华为为什么选择进入汽车领域?
第一,全球汽车产业规模大,上万亿产值,市场规模足够庞大。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总计8268万辆,中 国市场汽车销量为2628万辆,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 中国汽车行业产值超过8.6万亿,占GDP总额的 7%以上,市场空间与机遇大。 对比来看,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13.54亿台,假设按汽车均价18万元,手机均价2050元测算,全球汽 车/智能手机的市场规模分别为14.88万亿和2.78万亿,汽车市场规模更大,也足够容纳更多巨头。
第二,汽车电动化加速传统汽车产业更新迭代,打开“蓝海”市场。智能手机市场遇到瓶颈的同时,新能源汽 车迎来最好的时代,已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通道。在政策支持、供给端打开、消费者认知度提升三重因素助推下,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高速发展; 我们预计2022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650万辆,同比增长84.6%。
第三,智能汽车与智能手机相似度较高,且存在大量创新点,让科技型企业能够充分发挥。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作为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划时代的产物,皆遵循着“交互的变革—>架构的升级—>生态的 演化”的发展路径。同时,在模式以及阵营的选择上,智能汽车也延续着智能手机的变化。特斯拉在技术及 收费模式上被接受,也让各大科技型企业看到了软件定义汽车的更多可能性。
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再到车身、底盘等智能化,再到车路协同、车联网,智能汽车行业中存在大量软、硬 件创新机会。 从产业链划分来看,智能汽车产业链上游企业包括感知、控制、通讯系统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芯片、雷达、 地图等;中游企业包括执行系统制造业,主要产品包括智能中控屏等;下游主要为开发测试和运营的服务业, 科技型企业均能从中找到各自突破口。
华为在ICT领域的三十年技术积累
随着汽车产业与ICT产业的深度融合,智能网联电动汽车正在成为人类社会新的革命性发展引擎。2020年, 华为发布了业界首个面向行业智能升级的参考架构“智能体”,构建一体化智能系统,加速智能升级。 华为基于ICT技术积累和延展,致力于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解决方案。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 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ICT基础设施业务是华为最核心的业务之一。2020年,华为与国内外车 企、软硬件零部件供应商等超过100个生态伙伴合作,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华为品牌、口碑及庞大的存量用户
华为多年来持续深耕智能手机市场,具备过硬的服务质量及良好的用户口碑。华为应用市场月活跃用户数持 续增长,截止2021年4月,华为应用商店月活跃用户数为 29841.3 万人;根据中国移动终端实验室发布的 《中国移动2020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第二期)》,通过对2020年6月-11月底之间上市的5G手机、12个品 牌的41款手机进行综合评测,华为Mate40 Pro在4000元以上价位中排名第一。
华为持续的研发投入及人才储备
华为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入研究与开发。华为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人民币8450亿元。 2021年在营业收入同比下滑的情况下,研发费用支出仍然维持同比增长,达人民币1427亿元,约占全年收 入的22.4%。 华为储备了大量技术研发人才,科研底蕴和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1年华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约10.7万 名,约占公司总人数的54.8%。
华为全面的生态布局,万物互联
华为布局“1+8+N”,打造万物互联生态布局,汽车是其中重要一环。华为在已有的IoT、Wi-Fi、Cloud、 AI等技术的发展上,催生了边缘计算、云管理、AIOps等新的市场,将企业ICT带入了数据驱动的智能时代。 “1+8+N”中的“1”就是手机为主入口,“8”就是4个大屏的入口:PC、平板、智慧大屏、车机,和4个 非大屏入口即耳机、音箱、手表,眼镜,N则是泛IoT硬件构成的华为HiLink生态。
华为在汽车领域布局早且投入大
华为早已前瞻布局汽车,持续加大投入。华为自 2013 年宣布入局车联网以来,在汽车领域产品已拓展至智 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车云、智能电动四大板块,定位软硬件系统集成商,并与多家车企展开深度合作。
华为在汽车领域布局早且投入大
华为汽车业务组织架构已完成调整,打通内部协作。2019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隶属于CT管理 委员会。2020 年智能汽车 BU 部门调整至消费者业务中。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共设 9 个部门。其中 战略业务发展部、政策与标准专利部、 Marketing部门,可以视为是前台部门;人力资源、质量运营和财经 管理部门,视为是后台部门。
华为的定位: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零部件供应商
华为不造“整车”,定位增量零部件供应商。随智能电动汽车发展,未来电子部件、软件、服务等会在汽车 价值体系里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华为将提供传统汽车所不具备的“增量”:包括高精地图、芯片、感知硬 件(激光雷达等)、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生态服务、云等。
华为智能驾驶:MDC算法能力领先,提供核心优势
计算平台:华为MDC( Mobile Data Center:移动数据中心)定位为智能驾驶的计算平台。此平台集成了 华为在ICT领域30多年的硏发与生产制造经验,搭载智能驾驶操作系统AOS、VOS及MDC Core,兼容 AUTOSAR,支持L2+~L5平滑演进, 结合配套的完善工貝链,客户或生态合作伙伴可灵活快速的开发岀针对 不同应用场景的智能驾驶应用。
华为智能座舱:通过硬件、OS和生态,构建全场景出行体验
2021年6月,华为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鸿蒙是一款面向未来的全场景分布式智慧操作系统,创造一 个超级虚拟终端互联的世界,将人、设备、场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将消费者在全场景生活中接触的多 种智能终端实现极速发现、极速连接、硬件互助、资源共享,用最合适的设备提供最佳的场景体验。
华为智能网联:从单车智能到车路协同
华为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技术,构建统一开放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华为车联网解决方案给予 车企数据管理、设备管理和运营管理,基于统一安全的网络接入、各种终端的灵活适配、海量数据的采集分 析等能力,从而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
华为智能电动:高密高效,长续航,强动力
DriveONE 三合一电驱动系统,采用一体化设计,集成了电机控制器(MCU)、电机和减速器,系列化产品 适配A0~C级车型需求,优势明显。①3kW/kg超高密:体积和重量低于业界10%,Z向空间≤300mm,整 车布置更灵活。②88% NEDC效率:效率优于业界4%,提升整车续航里程。③78dB超静音:AI声辐射拓扑 优化&高精度仿真,领先业界5dB,静谧驾驶体验。
华为产业链伙伴—整车
华为为18家整车合作伙伴提供多维支持:华为具备ICT技术支持,软硬件整合配置,整车全栈式解决方案; 整 车企业具备整车定义、造型和整车制造能力,双方强强联合,形成新的商业模式。
整车合作模式一:华为智选车模式
华为与车企合作双模式满足不同商业模式解决方案。模式一:华为智选车模式,利用华为在To C转型,在终端、在手机消费电子业务积累的品牌渠道零售、营销 以及产品定义的这些经验来帮助车企一起来定义更好的产品,做更好的产品设计、产品的体验、产品的营销、 产品的渠道、零售营销,在各个方面进行助力。
整车合作模式二:提供华为Inside全栈解决方案
模式二:提供华为Inside全栈解决方案,提供智能驾驶应用软件、计算平台以及传感器等智能驾驶全栈解决 方案。目前,长安、广汽、北汽三家车企以该模式与华为深度合作,2021年以来,极狐αS HI版、阿维塔11 等基于“华为Inside”方案的智能汽车陆续推出上市和开启交付。
华为产业链伙伴—零部件
随着华为HI产品不断发布,HI车型不断上市后,产业链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将逐渐加入,届时HI 产业链机会将更多元。
2021年12月,华为在线上举行了2021年度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优秀合作伙伴答谢活动。会上公布了57家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优秀合作伙伴,其中包括福耀玻璃、常熟汽饰、上声电子、德赛西威、均胜电子等汽 车零部件上市公司。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